省運會男子舉重決賽收官丨省舉摔柔中心省運辦賽任務圓滿功成

8月30日晚,山東省第二十五屆運動會“東港農商銀行杯”男子舉重決賽在日照第一中學西校區藝體館收官。我省青年男舉運動員們在比賽中交流切磋、挑戰自我,更多優秀舉重后備人才在省運舞臺上脫穎而出。

本次比賽由山東省體育局主辦,山東省舉重摔跤柔道運動管理中心、日照市體育局、東港區人民政府承辦,日照東港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港區教育和體育局、日照第一中學、日照體育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協辦。比賽設置甲、乙兩組共計20個級別,來自全省14個地市代表隊的200名運動員參賽,代表了我省男子舉重項目的最高水平。

經過為期三天的激烈角逐,全部20枚金牌各有所屬,淄博隊和煙臺隊均以6金并居首位;青島和聊城隊分獲3金;威海和泰安隊也各取得1金。
省舉重摔跤柔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畢明軍直言,“總體來說,比賽順利又不乏精彩。”首先在賽事籌備和組織上,日照市和東港區方面做了大量細致的準備工作助力賽事規范運行,本屆全新采用的現場大屏回放系統堪稱國內省級賽事的標桿,對標全運標準的軟硬件設施為各支隊伍提供了高規格的比賽條件。

在保證賽事的賽風賽紀工作方面,中心嚴格貫徹落實省局黨組要求,

濕婆傳說

優中選優、精中選精,

ATG惡魔血域

確保舉重項目裁判員隊伍執裁水平能夠代表我省目前的最高水平,并且本屆賽事也指派省隊德高望重的教練員擔任首席技術代表。另外,針對舉重是發生興奮劑問題的高危項目,中心在賽前就做了周密部署,一方面請省反興奮劑中心對相關參賽單位進行了多輪次的賽外檢查,同時在賽中也加大了檢查力度,

台灣線上娛樂城

形成了良好的反興奮劑組織體系和高壓態勢,各地市也積極履行零容忍零出現的承諾,保證了比賽的精彩和純凈。

從各代表隊參賽情況來看,煙臺、淄博、濟南、青島、濰坊、泰安、聊城這些地市的參賽人數和參賽級別較多較全,構成了山東舉重業訓選材訓的基本盤。通過比賽成績反映出,

視訊百家樂

我省舉重項的選材情況男子總體優于女子,小年齡組由于大年齡組。中心對此制定了在項目全面發展的同時做到有的放矢的選材方針,重點對男子中大級別進行了傾斜,并在賽場上發現和考察了一批有潛力的“好苗子”。
延伸閱讀
厚植老底蘊,布局新動能
我省重競技后備人才工作錨定高質量
隨著男子舉重項目收官,省舉摔柔中心本屆省運會的辦賽任務全部圓滿完成。結合本屆省運會參賽情況和競賽成績,省舉摔柔中心主任畢明軍對中心所轄舉重、摔跤、柔道三個重競技運動項目的后備人才發展形勢進行了梳理和總結。

據畢明軍介紹,舉重摔跤柔道等重競技項目是山東競技體育的傳統基礎大項,目前我省這三個項目的后備人儲備總體良好,總在訓人數(注冊運動員)達4400多人,其中男女子自由跤和古典跤共計2100人左右,柔道有1200人左右,即使是目前比較困難的舉重項目也有1100人左右,同全國其他省市相比,山東的人才基礎非常雄厚,均整體位居全國前列。優勢一方面得益于省內各地市一直以來的大力支持,舉摔柔三項目都有6至8個地市穩定開展,并且有一批水平較高的基層教練員做支撐,能確保每周期源源不斷地向省隊輸送新鮮血液。再就是在省市多級體育主管部門的支持下,我省近年的優秀退役運動員安置政策得力,一批批省隊退役隊員充實到地市給當地隊伍帶來了新活力、新動能,有力帶動了本周期成績的提升。

“我們在繼續鞏固優勢的同時,也要直面所存在的不足。”畢明軍指出,我省各地市訓練比賽的目標和省隊的目標銜接不夠,

QT仙境傳說

省隊主要備戰全運、奧運等國內外大賽,地市則主要以省運會為備戰目標,這就導致其訓練理念和方法同省隊有所偏差,對后備人才的成長產生影響。另外,目前我省重競技項目的青少年賽事較少,年輕運動員缺少賽事鍛煉的機會。還必須看到,受各種因素制約,地市隊伍在科研、體能方面也還存在不夠重視或方式方法不得當的問題。

對于如何打通制約項目發展的瓶頸,

金大發娛樂城

畢明軍表示,省舉摔柔中心有決心有計劃:首先,中心計劃采取大集訓、掛靠地市等靈活方式,建立舉摔柔三個項目的省二線隊,目的正是讓地市運動員、教練員的訓練水平和訓練理念同省隊更好銜接,加強省隊對地市隊伍的引領帶動作用,減少運動員進入省隊之后過度、適應的時間和精力;第二,要大幅提高青少年賽事,在原本年度錦標賽、冠軍賽的基礎上,啟動省傳統項目學校和后備人才基地比賽。通過分區域、交通圈等競賽方式,為省內各支隊伍打造更多切磋交流共同提高的平臺;第三,中心還將繼續向省局建議對二十六屆省運會重競技項目的年齡和組別設置進行更為科學化和人性化的調整。比如把柔道乙組的最大級別從100公斤以上級下調,更大程度保證小隊員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的發展空間;第四方面是盡最大努力,加強對地市科研醫務和體能訓練方面的支持,包括邀請地市教練員帶隊員不定期到省隊代訓,以及定期組織教練員以及復合型團隊教練員培訓班等舉措,其中培訓班會加大邀請全國知名專家現場來現場指導現場教學的頻次,真正讓地市教練員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本屆省運會辦賽任務的完結,僅意味著后備人才選材和培養工作的開始,之后中心將切實推動各項舉措落實落地,保證山東重競技項目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畢明軍在總結最后表示。
記者 / 郭偉
攝影 / 陳曉 劉晶
編輯 / 李潔
責編 / 史文平
監制 / 張軍
齊魯體育
強健體魄 砥礪意志
新浪微博:@山東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