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法國大選前:馬克龍懸了?

  來源:深圳衛視直新聞
  4月10日,法國將迎來總統大選。
  現任總統馬克龍政績有目共睹,在“黃馬甲”危機、新冠疫情大流行幾大挑戰下,馬克龍均有不俗表現。在經濟方面,馬克龍的成績單尤為出色:2021年法國經濟增長率達5.4%,為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也高于歐盟平均水平(4.8%)和德國(1.8%),實現了經濟總量超過疫情前的目標。
  形勢一片大好之下,馬克龍連任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但是競選之路碰上了老對手——“國民陣線”黨首勒龐,這位年長馬克龍近10歲的女政治家,被認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贏得總統大選。

  一個月內 
  勒龐與馬克龍的支持率差距縮小到不足5%
  4月6號,益普索集團與思特亞集團聯合開展的民調顯示,馬克龍將在第一輪投票中獲得27%的選票,勒龐得票率為23.5%,排在前兩位。

  到了4月8日,法國BFMTV電視臺和SFR電信公司發布的最新民意調查則顯示,二人的支持率差距僅剩1%!

  就在大概一個月前的3月8日,也就是大約在俄烏爆發沖突的兩周后,馬克龍的支持率達到了33.5%,是勒龐的兩倍還要多。
  照目前勒龐不斷縮小的差距,按照法國憲法,如果沒有候選人在第一輪投票獲得過半數選票,得票前兩名的候選人將進入第二輪角逐。這意味著,馬克龍與勒龐將重演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的一幕,在第二輪投票展開對決。
  民調顯示,今年馬克龍將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得54%的選票,再次戰勝勒龐,實現連任。不過,美聯社分析,仍有不少選民未決定投票對象,投票率高低也可能影響選舉結果。

  BFMTV的最后一次民調顯示,如果馬克龍在4月24日的第二輪決賽中對陣勒龐,他將以51%的得票率獲勝,而勒龐的得票率為49%——這是她有史以來的最高投票率。這一領先優勢非常小,處于誤差范圍內,民調專家表示,現在勒龐仍有可能贏得總統選舉。所有這些都將取決于周日(10日)的首輪投票結果和投票率,以及其他政黨的支持者是否會像過去那樣,繼續進行戰術性投票,以阻止極右翼。
  馬克龍怎么就被勒龐差點趕上了?
  馬克龍在8日的采訪中表態,對自己的競選活動開始得太晚表示了遺憾,因為他花費了大量精力處理俄烏沖突。過去一個多月里,馬克龍與俄烏雙方首腦打了多次電話,溝通多次,心力交瘁。顯而易見,俄烏沖突并沒有伴隨馬克龍的斡旋降溫,繼布恰事件后,反而進入到了一個死胡同。

  而馬克龍的這些努力對他在法國不可預測的總統競選中沒有什么幫助,一不留神,勒龐追上來了,說白了,馬克龍在大選的最關鍵的一個月,忙著做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兒。
  為什么勒龐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

百家樂賺錢

極大縮短了和馬克龍的民調差距,原因有二。一是另外一名親俄的極右翼總統候選人澤穆爾被支持者拋棄,澤穆爾在俄烏沖突爆發后不改親俄立場,而分別在2012年、2017年兩次大選中落敗的勒龐經驗老到,及時止損,立即表示接收烏克蘭難民,勒龐拿下了澤穆爾的相當一部分選票,澤穆爾也基本上淪為陪跑。

  另一方面,眾所周知,馬克龍與普京關系一直不錯,俄烏沖突爆發后,他還在每每與普京通完話后釋放第一手消息想扭轉乾坤,雖然未能如愿,但肉眼可見,

多寶老虎機

馬克龍在西方諸國中能夠和普京聊上幾句,波蘭人就批評馬克龍立場不堅定。

  在烏克蘭危機爆發前,馬克龍與普京曾進行一次會談,不過由于雙方座位距離太遠而被網友們P圖了一番。




  對法國選民來說,烏克蘭危機仍然是一個重要的話題,因為他們擔心在生活成本危機中入不敷出。
  戰爭周期拉長,加劇了法國國內的能源和基本商品的價格壓力,而勒龐主打的基層民眾路線奏了效,有民眾明確表示,自己以前會投票給馬克龍,但是現在則選擇右翼,因為“過去一段時間,很多法國人因為買不起公寓,而被迫睡在車里,也沒有人幫助他們。”
  2022年1月,全球著名市場監測機構——尼爾森研究機構估計2022年上半年,法國食品通脹率將在3%到3.5%之間,但現在估計漲幅可能在5%到8%之間,這對法國家庭來說是一個嚴重問題,尤其是對低收入家庭。


  選舉的最后階段 
  馬克龍和勒龐二人都深入基層拉選票
  勒龐會幫助窮人?至少她承諾如此。要知道馬克龍在法國有個綽號“président des riches”(富人總統),意指馬克龍只為富人謀福利。
  馬克龍任內推出全新《勞動法》,直接就埋葬了法國著名的“每周三十五小時工作制”,然后又削減大學學費、砍房屋租賃津貼,而與此同時,馬克龍又改革“巨富稅”,將征收范圍限制了固定財產上,并將資本利得稅的征收從70%下降到了30%,

二十一點

還取消了雇員社保分攤金。
  馬克龍一邊給窮人削減福利,讓雇主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便捷裁員,一邊又給富人減稅,增加權利,這一來一回,也就難怪馬克龍會被戴上“富人總統”的帽子。
  雖然馬克龍的改革有效降低企業裁員的難度和成本,但是觸碰到了改革的深水區,引發了“黃馬甲”在內的反對之聲。
  一直被扣上強悍帽子的勒龐則努力塑造溫和政治形象,用更加軟化的言辭來吸引民眾,她甚至強調了自己作為一名單身母親的個人生活多么不容易,這讓不少女性選民選擇支持勒龐。

  哈里斯互動民意調查研究所發現,許多左翼選民表示,與2017年不同的是,他們不會在第二輪投票中投票,以阻止勒龐掌權。“我們不一定會投票給勒龐,但我們不想投票給馬克龍。”
  普京是馬克龍和勒龐繞不開的話題
  勒龐的從政經歷是典型的“女承父業”,

線上娛樂城

她的父親:讓·瑪麗·勒龐正是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的創建者。在父親的影響下,勒龐18歲便加入了“國民陣線”。14年后成為該組織政治局的一員。2011年,在充當父親的左右手十余年后。瑪麗娜正式從82歲的父親手里接過“國民陣線”當家人的大旗。
  盡管政治上師從父親,但是勒龐竟然狠心將老父親踢出本黨,原因是老勒龐常常拿種族主義和反猶太觀點說事,二人因此差點斷絕父女關系。也正是因為勒龐與父親的劃清界限和軟化自己的極右翼形象,“國民陣線”最近幾年聲望日漸高漲。
  勒龐與普京的聯系比大多數人都更加明顯。2014年10月,她的政黨從一家俄羅斯銀行借款900萬歐元,為其地方選舉競選提供資金。她在這次競選中的宣傳材料是在烏克蘭危機爆發前印刷的,其中有一張她和普京微笑握手的照片。

  馬克龍在接受《巴黎人報》采訪時說:“勒龐在經濟上依賴于普京及其政權,并且一直對他感覺不錯。”
  勒龐表示,馬克龍言論中的“暴力”表明他感到恐慌。她說,她譴責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馬克龍在競選中“非常咄咄逼人”,這暴露了他自己的“緊張”。
  勒龐VS馬克龍 幾大政策孰高孰低?
  為什么勒龐在短時間內可以迅速縮短與馬克龍的支持率差距,除了俄烏沖突中馬克龍被指“討好”普京、法國國內天然氣價格持續走高等客觀因素之外,勒龐推出一系列與馬克龍大相徑庭的政策框架,吸引到不少選民的關注。
  退休年齡之爭:勒龐主張工作40年滿60歲就可以退休,即可拿到全額退休金。馬克龍則在3月18日距離大選投票日不到一個月之際表示,他計劃將該國法定退休年齡從62歲推遲至65歲。
  來算一筆賬,對于一名20歲左右就開始工作的法國人,按照勒龐的主張工作40年就可以領全額退休金,而馬克龍如果順利連任了,則要多工作5年,換做你是法國老百姓也會心理不平衡。
  為了實現60歲退休的目標,勒龐開出了“藥方”,希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打擊社會欺詐和停止移民,以此來增加社會財富。

  2019年巴黎舉行的一場反對全面改革國家養老金計劃的示威活動中,人們舉著一條橫幅,上面寫著“按積分計算養老金:我們都輸了。60歲退休:我們都贏了”
  盡管勒龐的主張看起來誘人,但是馬克龍的擔憂不無道理。根據法國統經所(INSEE)的數據,

DG娛樂城

2019年,法國在職人口2970萬、退休人口1670萬,二者比值約為1.77,預計到2040年將達到1.5。2019年,法國公共養老開支3279億歐元,占法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3.5%。2020年,退休系統財政赤字達180億歐元。退休制度改革已迫在眉睫。
  她的推理十分簡單:一個一輩子背石頭的人,或者一個石膏匠,比律師或會計師更需要在60歲退休。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勒龐指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打擊社會欺詐和停止移民,以此來增加社會財富。
  “法國優先”與不夠強硬的移民政策:勒龐之所以一直有“法國特朗普”之稱,與她力主“優待本國人”(préférence nationale)分不開。特朗普在任內的“美國優先”口號成為他的標志之一,而法國的勒龐則主張將“優待本國人”寫入法國憲法。

  具體而言,將擁有法籍者與沒有法藉的外國人區別對待,各種社會優惠保留給擁有法藉者。為了實施這項措施,勒龐建議舉行全民公決以保證其憲法性的威力。在勒龐看來:法國社會的主要問題是移民問題。
  反觀馬克龍任內的移民政策則被指不夠強硬,法國2021年批準了27萬多份居留許可,比2020年增長了21.9%,收到了12萬多份庇護申請,增長了30.3%。民調機構OpinionWay還發現,63%的受訪者認為法國的移民“太多”,62%的人希望法國加強邊境建設。
  “國家-歐洲”與“歐盟領袖”:2017年總統大選時,勒龐主張法國脫歐,對于英國脫歐,勒龐曾經毫不客氣地指出,英國最終重新獲得了自由,但這是歐盟的災難性失敗。
  敗選后,勒龐痛定思痛,一直努力軟化自己的形象,努力表現得像一個潛在的領導者,而不是激進的反體制者。隨之而來的,法國脫歐不是再是勒龐的競爭綱領,但是,她主張立“國家-歐洲”,而不是“歐洲-國家”,從而確立成員國的憲法高于歐洲法律的地位。
  馬克龍則致力于打造“歐盟領袖”形象,他自競選到執政一直主打親歐牌,主張法國領導歐盟重新提振影響力和活力。自德國前總理默克爾離任后,俄烏沖突爆發以來,馬克龍竭力通過首腦外交協調歐盟和西方立場,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如果連任,馬克龍對于“盟主”的地位是不會放手的。

  五年前,年僅40歲的馬克龍以66%對34%的巨大優勢戰勝勒龐,打著變革的口號入主愛麗舍宮,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掌舵人,五年后,他面臨著主打變革派的極右翼黨派領袖勒龐更加頑強的挑戰。
  勒龐在其政黨南部據點佩皮尼昂舉行的歡慶的最后集會上說,她從未如此接近權力。她把馬克龍比作“stunned boxer”(震驚的拳擊手)。
  五年前,正是馬克龍不負眾望,改變了法國政治。馬克龍曾經說過“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這句話,馬克龍深有體會。
  作者 | 楊穎,

皇家電子

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

點擊進入專題:
2022年法國大選

責任編輯:張玉

文章源自於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