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會出現若干PTT的ID人名與引用推文或截圖,只是單純陳述過去的回憶,特此說明。 上兩篇所提到我的甲子園記憶,來源都是從平面媒體(報紙、雜誌)得知,但1990職棒開打後,臺灣平面媒體絕大多數的焦點都放在中華職棒,
多寶老虎機
我也不例外,雖仍固定從《職業棒球》雜誌的「戶部良也專欄」不定時吸收有關甲子園的資訊,但多為歷史典故,少有即時戰況;雖說當時第四臺偷偷接收NHK BS-1的衛星訊號已成常態,但我家接上第四臺是在1995年尾聲,但96年初臺灣的第四臺就只能播放合法授權的「NHK亞洲臺」(後更名為世界臺),因此我也完全沒機會藉由NHK觀看甲子園全程轉播(臺灣代理的NHK只播春夏甲的四強與冠軍戰),因此到進入廿一世紀前,我對甲子園的「影像」其實沒什麼印象。 讓我重新接觸甲子園高校棒球,靠的是「網路」 大概是1995到96年前後吧,「網路將會改變全人類的生活形態」這樣的說法才剛開始流行。雖然包括比爾蓋茲等科技巨擘都不斷的在那裡預示網路將會徹底的改變我們的生活,但說真的,當時還在用電話線接「蝙蝠車」Moden才能用撥接的方式上網(還會讓市話無法通話),頻寬56K就算「高速」的那個時候。除了上網感覺「很fashion」以外,要說真的認為網路能怎樣把現有的生活形態改變多少,還真的不以為然。 20年後的現在回頭看,「網路」何止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型態,是把整個地球都給徹底翻轉都不為過! 用現在的詞彙,棒球的「內容呈現方式」也隨著網路的發展而改變。網路發展初期,首先改變的是「新聞、雜誌內容網站化」,這時年輕一代的棒球文字工作者,已經瞥見網路的潛力以及「成本低」(相對於紙本發行)「速度快」(不需印刷即能呈現)的優勢,開始架設網站來刊登自己所寫的內容。一開始多為個人網站,而臺灣第一個走向專業並獲得名聲的自然是赫赫有名的「球魂」,我對松版大輔在甲子園「豐功偉業」的瞭解,主要都來自「球魂」的介紹。不過這個階段網站的內容仍以靜態的文字報導與圖片為主,雖說球魂的主持者很早就看到「多媒體」才是網路真正的優勢所在,但當時的技術與環境都不夠成熟,
威樂娛樂城
因此直到廿一世紀初期,網路對棒球的影響,只在「文字去紙本化」這個層面。 「寬頻普及化」與「網路影音串流技術」的成熟,才讓網路對棒球內容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這大約要到2004年前後臺灣的相關環境才得以配合,三四年後開始完全成熟,徹底改變臺灣球迷的訊息接收模式。我就是在這樣的網路洪流中,重新關注甲子園高校棒球。 但燃起我的甲子園棒球魂,靠的卻是一套最原始卻在臺灣「意外」變種成超級怪獸的系統-電子布告欄,簡稱BBS。 不過在臺灣,BBS基本上等於這三個字:「PTT」 原本PTT並非如此獨尊一霸,早年撥接剛普及化時,臺灣各大專院校紛紛設立BBS,且一開始人氣鼎盛的有淡江蛋捲廣場、中山美麗之島、清華資訊楓橋驛站、臺大椰林風情等,為了方便討論,各BBS均設置各種看板(board),幾個熱門看板甚至還與其他BBS相互連結,形成全國共通的「連線板」,「棒球」自是其中之一,當時棒球連線板的「熱烈」程度比起現在有過之而無不及。但也另有若干「獨立自主」不參與連線板的BBS棒球板,因參與者的程度較高,成為許多「專業球迷」集中的所在,「成大貓咪樂園」與「清大愛資」是其中的代表,前陣子有次聚會時,據說有球友還曾看過當年愛資BBS主機的「殘骸」,可惜沒能保住硬碟,否則或許仍有機會復原當年所留下的珍貴文字資料。 在經過數年的群雄爭霸後,PTT逐漸定於一尊,但PTT得以用網路原始的型態在臺灣一直存活到現在,是因為有群熱愛BBS且創意十足的網路先進,在原有的BBS架構新增了許多功能,其中「推文」功能的設置與新的telnet軟體與瀏覽器結合,讓使用者可以直接在版面文章點網址超連結就能直接通往網頁的附加功能,讓PTT的應用可以跟的上網路時代,甚至更加立體。 這兩項技術創舉,是讓我重燃甲子園熱情的兩大功臣。 2005年夏天,剛確定得以進入新學習階段的我,在百般無聊下到處閒逛,在YAKYU板看到了下面這則文章(紅色那則) 紅色那則就是我的網路甲子園年代起始 截圖自PTT 當時發文的DCT2大用了大大的標題「熱戰! 甲子園」與「青春」的抬頭一整個吸引了我,啊~原來現在已經到了夏甲的時期了,就點進去看看吧!內文其實很簡單,只是說夏甲各地區的預選賽都還在進行中,請大家一起關注並期待夏甲的開打吧這樣諸如此類,頭兩天還好,但隨著各地預選賽進入八強甚至決選階段,用同標題回文追蹤戰況的回文開始變成一長串,也冒出許多強者如goku、aibakoji與前板主鳥大(bird2000)等不斷提供即時戰況與注目選手等珍貴資訊,讓2005年夏甲還沒開打,就已經引起我非常高的興趣。
DCT2大這篇後來造成了回文熱潮,也成為網路甲子園熱潮的起點 截圖自PTT 這裡要先回頭談談YAKYU板,臺灣從早期開始一直到職棒開打初期,不管是球界人士還是球迷,大多都把日本當成主要的取經宗主國。直到1995年野茂挑戰MLB獲得成果後,
DB電子試玩
加上電視積極轉播MLB球賽,日職轉播相對減少下,同時網路興起後,美國資訊的網路化更迅速且介面更親近等多重影響下,到廿一世紀前幾年,關心日本棒球的網民已經成為「相對少數」,專門討論日職資訊的YAKYU板也人丁稀落,但在鳥大與dish兩位板主的努力經營下,YAKYU板的留言品質極高,且資訊十分豐富,成為「小而美」的代表。 而根據精華區考證,YAKYU板首次出現甲子園賽事的熱烈討論,應該是起始於2004年春甲,這時日本已經開始甲子園比賽網路直播,這也讓臺灣的球迷不用自己花大錢裝小耳朵與接收器,就能同步欣賞甲子園球賽(雖然當時的畫質非常渣且常斷線),到夏甲討論更為熱烈,但此時還不夠「專業」,都只是回同一標題的一長串文章,不按→進去看文章內容,根本不知道是講什麼內容。但當時DCT2已經非常活躍,而且一直都是死忠的天理高校球迷,每次只要天理能進軍甲子園,都無怨無悔的幫天理加油到底,而且真正要講的話,
T9娛樂城
在YAKYU板只要題目前面加上[青春]就代表內容與日本高校棒球有關的起點就是因DCT2大那篇發文作為起始,而我自己會重新關注甲子園也是從那篇文開始,因此下面特別貼上DCT2大最愛的天理高校球衣向其致敬XD 回到2005夏甲,這年第一項創舉就是採取「實況文」的模式,第一場用這個方式的………還是DCT2大!!第一場使用的比賽是「□ [青春] 智弁和歌山(和歌山) VS 青森山田(青森)」而這種校名後面括弧加上代表地區的方式,也成為日後夏甲每場比賽轉播文的基本格式。話說智弁和歌山,從1987年首度參加夏甲後,就成為和歌山的超級強權,尤其1991年起到2003年止,這13年間就拿下10次夏甲和歌山代表權(包含一次5連霸)。也不知是否巧合,剛好從我再度關注甲子園的2005年起,智弁和歌山就一直霸著和歌山的夏甲代表權不放,一直連霸8年以後的2013年才被箕島給中斷!
應該不少鄉民對當年智弁和歌山的「點點樂」還印象深刻 不過就算這樣的名門高校,智弁和歌山在05夏甲的第一場比賽就被青森山田的柳田將利給壓制敗北,比賽期間的回文數………3篇(默)。不過第二場開實況文是DCT2的本命天理出戰國士館,或許因為這是本命,而且鄉民都頗為支持,這場實況文整整延續了十多篇才結束,成為單一比賽第一次出現的長串回文,也成為日後的典範。
其實後面還有,但不知為何只能這樣顯示 截圖自PTT 但那年最熱門的球隊,我重看甲子園後,甚至可以說是PL以後大阪最具代表的「橫綱」級超級名門,這時還沒登場哩!這間學校,現在你我都非常熟悉(其實當時也已經很出名,但沒有現在這麼恐怖) 這間學校的制服,就四個簡單的英文字母 T O I N 大阪桐蔭
這年的大阪桐蔭還沒出場就引起各界注目,首先自然是「浪速四天王」中最具知名度的左投辻內崇伸,因為曾經投出時速高達155公里的快速球,加上中文沒有「辻」這個字,那年大家在推文討論時都直接稱呼「155」而不講其名;另一位名列「浪速四天王」的則是公認本屆最佳野手,守打皆超高校級的平田良介。這兩位都是高三,而當時另有一位一年級新生,雖說在之前討論各隊戰力的文章偶有提到,
牛牛百家樂
但很快的,這位大阪桐蔭的一年級新生,將成為YAKYU板史甚至棒球鄉民用語中不可磨滅的重要標記!! 影片來源:YouTube2005年8月8日,當天前兩場比賽各只開了一篇實況文,沒幾個人推文也沒另開回文就簡單的結束,因為大家的焦點都放在當天的第三場比賽-大阪桐蔭 VS 春日部共榮。這場比賽一開始「155」就猛飆150上下的速球,但似乎太過用力準星一直找不到,雖然第一局大阪桐蔭的隊友就先攻下兩分,二局上卻接連被安打後又四壞暴投連連,竟一口氣丟掉三分,五局上,辻內投到兩出局、三壘有人時再次投出四壞保送,這時大阪桐蔭的監督決定換投,上來接替的正是「那位」小高一,他的名字叫「中田翔」。 這時大阪桐蔭還以3:5兩分落後,而且那時場上狀況一團亂,中田翔雖然一上場也飆出145以上的速球,仍連丟兩次保送讓春日部拿下第六分,最後好不容易用三振結束這局。但大阪桐蔭的實力並非吳下阿蒙,五局下首位打者先擊出二壘打,一出局後四棒平田先敲出三壘打追回一分,下一棒中田翔又擊出三壘安打帶動攻勢,這局大阪桐蔭一口氣攻下四分反倒以7:6領先,雖然七局春日部再度追平,七局下第一個上來的打者,就是那位高一菜鳥,五局上接替155登板穩住局面,
富遊娛樂城
且前三次打擊都敲出安打的中田,結果他這場比賽的第四打席,就把球直接轟到左外野看臺,這時線上觀戰的DCT2大,就在推文輸入了「那個」經典名句: 截圖自PTT 咦?如果仔細看的話,其實DCT2大這句話最開始應該講的是「強打豪投中田翔!」跟現在大家慣用的不大一樣,如果仔細看,之後推文轉述日本主播講說「這真的是一年級的打擊嗎」的sakiki大在看了DCT2大的原始推文後,可能覺得念的不順(以中文的語意來看,DCT2大的用語並沒錯,但真的念起來不大順)就補推了四個字:「強投豪打」,恩,這樣念起來順口多了,而這句話很快的也被當時YAKYU板主給引用作為板標,不過不知道是順手打的還是有看過sakiki的修改,總之在鳥大板主自己留底的標記文中,「強投豪打中田翔」就此定下,而「強投豪打」這四個字也成為鄉民稱讚學生球員投打兼具的最佳形容詞。
截圖自PTT 那天以後到夏甲決賽結束為止,我每天醒來後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進入PTT的YAKYU板後,同時打開瀏覽器看當時還頻寬不足,隨時都可能斷訊的夏甲直播,這幾天我看到了155在對藤代一戰丟出平當時最高紀錄的單場19K,也看到了平田良介在八強對東北一戰敲出自1984年清原以來第二位在甲子園(含春夏)擊出單場三轟的高校打者。更看到身處北海道的駒大苫小牧在八強與四強都以一分險勝後,在決勝戰以5:3擊敗京都外大西取得相隔57年後再一次的夏甲二連霸,田中將大在比賽中的最後一球,也成為日本高校史上第一位丟出150公里的「高二」生。 但更熱血的青春,還要等一年才會看到……。我的日本球場紀行2005 啟程之前 2005:出發&初抵東京巨蛋 2005:東京巨蛋(2)野球博物館 2005:東京巨蛋(END)門可羅雀的巨蛋球賽 2005:千葉海洋球場:2%的不足? 2005:西武巨蛋:困境中的病獅與十年前的美好 2005:初訪神宮球場之見證大學棒球新紀錄 2005(END):浦和球場&最後的不愉快 2012 2012夏:抵達&大阪巨蛋(1) 2012夏:大阪巨蛋(2):起伏的「蛋」史與消失球隊的懷念洋將 2012夏:大阪巨蛋(3):腹地有限的侷促空間感 2012夏:大阪巨蛋(END):Ichiro與歐力士的昔日榮光 2012夏:甲子園(1)初次朝聖 2012夏:甲子園(2)首次觀賽 2012夏:消失的大阪球場、南海鷹、與宮部美幸 2012夏:二訪甲子園之錯過的藤浪&日本看病記 2012夏:新幹線初體驗&我的行程安排 2012夏:福岡巨蛋(1)鷹城的動線 2012夏:福岡巨蛋(2) 2012夏:福岡巨蛋(3) 2012夏:福岡巨蛋(4)完善多元的大螢幕應用 2012夏:福岡巨蛋(END) 2012夏:廣島馬自達球場(1)路面電車、廣島燒與(前)市民球場 2012夏:廣島馬自達球場(2)原爆館 2012夏:廣島馬自達球場(3)路面電車、差點MISS的現場購票 2012夏:廣島馬自達(4)新球場內的懷舊 2012夏:廣島馬自達球場(5)「美式球場」的三要素 2012夏:廣島馬自達(END) 2012夏最終日:甲子園阿爾卑斯看臺 番外篇球場紀行番外篇:從日職球場看桃園球場的護網與欄桿設置 球場紀行番外篇:從日職球場BOX-SEAT位置看桃園新用餐區 2012夏番外篇(1):王貞治棒球博物館 2012夏番外篇:甲子園歷史館(1)簡介 2012夏番外篇:甲子園歷史館(2)我的甲子園前編 2012夏番外篇:甲子園歷史館(3)我的甲子園中編 2012夏番外篇:甲子園歷史館(END)熱血的2006年,